谭嗣同听了王五的话,说道:“兄台,此一时彼一时,况且就算真的不可以开山辟地,怎么都可以吐气扬眉!”
可是王五却道:“人在山野需要的是新鲜空气,而不是吐气扬眉!”
“兄台.”谭嗣同还待劝说,却被王五打断道:“谭兄,你看这火炉已经没什么火了,试问又怎么能打出一把好刀呢?”
这些对话,让不少人都不由地眼前一亮。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片子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其实王五的话,和谭嗣同的话,都是在隐喻当时的社会现状。
对于谭嗣同而言,戊戌变法即将开始,他可以说此时此刻还是充满了憧憬,正是想要大干一场的时候,而对于王五而言,他早就已经对清廷失去了信心。
谭嗣同闻言,看着火炉说道:“不够火,我以手代柴,令得它够!”
说着他撸起袖子,就把手伸到了火炉里。
只是顿时就被一旁的袁世凯拉开了。
“谭兄,人各有志,何必呢?”袁世凯劝说道。
“八千里地河山,千万黎民,多一把刀和少一把刀,又有什么分别呢?”袁世凯继续道。
“袁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谭嗣同握住袁世凯的手说道。
“我心中的那一点火早已熄灭多时!”王五依然不愿意出山。
谭嗣同也无可奈何,一拉衣袖,转身走出了铁匠铺。
而铁匠铺里面,那个学徒宗生却问王五道:“师傅,什么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王五无言以对!
谭嗣同和袁世凯一路同行,袁世凯道:“谭兄此次进京,一定风云际会,名动京城!”
“但愿天下苍生安逸,个人名利又算的了什么?”谭嗣同怅然道。
“讲得好,在这个有志难伸,万志难成的年头,难得还有谭兄这样的胸怀黎明的人,在下真是自愧不如!”袁世凯一脸佩服。
“袁兄何出此言?袁兄一生武艺,并且带兵有道,我肯定您他日必非池中之物!”谭嗣同拱手道。
“俗世洪流,站得住脚已经千辛万苦,想出人头地,恐怕比登天还难!”袁世凯摇头道。
谭嗣同笑着说:“事在人为,谭某愿意作引荐,向康老师推荐袁兄!不知袁兄你介意不介意?”
“我怕会连累康老先生的声名!”袁世凯顿时满脸笑意,但是还是一副谦虚的模样道。
“内举不避亲!”
其实这个时候,大家也通过两人的对话,对两个人有了一定的印象。
谭嗣同此时此刻胸怀黎明,对袁世凯也好,或者王五也罢,都是求贤若渴。
而反观袁世凯,其实他说的一直都是自己,他想要出人头地,而并不像谭嗣同那般理想化。
就在此时,王五和徒弟左宗生拦路!
“天涯路远,不如振翅齐飞,可好,谭兄?”王五骑在马上对谭嗣同道。
“有您和袁兄风雨同路,就算天涯也不过咫尺!”谭嗣同对王五的回心转意自然是喜不自禁,长声说道。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树木映照,马队踏行,鲜衣怒马!
一个心怀黎明想要进京为天下苍生博一个安逸的未来。
一个心怀壮志,一心想要去京城博一个出人头地!
一个心火已泯灭,却又被谭嗣同重新点燃!
三个男儿决定一起上京,成就一番事业!
三人来到城门处。
谭嗣同问:“袁兄你看这道城门像什么?”
袁世凯回:“像一座里程碑,上面将记载我们三人未来的大事。”
王五看着城门说:“像一座墓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梦想和生命都埋葬在这里,将来也一样。”
九斤附了一句:“不像什么碑,叫勿悲,有喜哎。”
而进城门的时候,九斤的话也很有意思,她说:“少爷您看您的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下一刻她又有些慌乱地说:“是谁撞到我了!”
一个声音回答:“对不起啊,因为这里实在是太黑了!”
可以说电影到这里其实才刚刚开始,可是却已经让许多观众都对这部电影有了很高的期待感,因为那一句句台词,都让人回味无穷。
哪怕是侍女和侍卫的一句对话,都无不在暗示着。
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可是这里实在太黑了!
也意示着,他们进入这偌大的京城的未来!
王五在京城创立“强武学会”大厅的牌匾上写着康有为题写的“士不可不弘毅”六个大字,矗立牌匾之下的王五和谭嗣同各有感怀!
王五:“从来忧国之士,俱为千古伤心之人。康老先生这条路很难走呀。”
谭嗣同:“只要志同道合,哪怕它满路风霜,总有艳阳高照的一天。”
其实这也凸显了两人的心态的不同。
只是强武学会门可罗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