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厂爆炸之讨论》刚刚写出来的时候,东林党和浙党都争先恐后的对工部展开调查,但是查着查着就惹到了一个东林党认为不该惹的人,即此时的工部尚书姚继可。
东林党一向有为自己挣名声的传统,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亲贤臣远小人。姚继可不是东林党人,东林党之所以帮助姚继可纯纯出于他们的道德情操。因为姚继可实在是一个好官,满朝都有口碑的那种。
姚继可自从嘉靖年间考中进士以来每到一任上都有好名声,此君做事负责到什么程度?三十年前,姚继可担任陕西巡抚,当时关中疾病横行,北方游牧民族也来侵扰,姚继可夙兴夜寐,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平了宁夏叛乱,接着又夜以继日的调停善后,他的长子死了没时间回去主持丧事。
十五年前,姚继可升到工部侍郎,负责提督紫禁城修缮工程,精细计算,殚精竭虑,次子死而又不暇恤。
一直到工程基本完成,姚继可才祈求回乡,归葬二子,这时他的大儿子已经停灵十几年,二儿子尸首也放了一年了。
姚继可回乡休息三年,又被万历皇帝叫来提督工程,明楼改造、黄河岁修、都城缮筑、舆梁补建,姚继可基本上被万历皇帝当成一个土木方面的大管家来使用,想想后世土木工程管理有多忙,就知道姚继可的工作强度,万历年间民间到处缺官缺钱,水衡费用根本交不上来,姚继可这个工部尚书尽在螺丝壳里做道场了,到处挪补费用,委屈的要死,硬是将各项工程承担了下来。
干到如今,当了六年工部尚书,姚继可“精竭神耗”“两目蒙矣”,一双眼睛都快给干瞎了,而且姚继可如今已经七十岁,已经实在跑不动工地活了,屡疏乞休,可都被万历皇帝劝留。
万历三十三年九月末,工部尚书姚继可突然上折子自请其罪,并请求拨款改善京师的火药储存方式。
挖个十米的大坑,在里面填满火药,上面盖上石板加上木头,这种操作,一般人称之为爆破准备。
不同时代的人,思想差异就是如此,这年头的人打根子上不相信制度,只相信人事。
请罪原因也很简单,工部官员在《盔甲厂爆炸之讨论》引来的骂声之后硬着头皮展开清查,姚继可也专门派人了解情况,然后越了解越发觉工部储藏火药的制度荒唐。
这个折子一发,天下震动,连王文龙也颇为意外。王文龙倒是不怕被骂,只是惊讶于姚继可自己请罪。
东林党自然要跳出来保护姚继可,于是对王文龙的攻击也就接踵而至了。
就这么一位工部尚书,在当今大明不是党争就是摆烂的官场之中绝对算得上一个异数。
就在大家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却有一个意外角色发声,直接终结了这场争吵。
邸报是京城各衙门的抄报行从衙门师爷那里搞来了信息之后编纂而成的,随着大明报纸行业的发展,现在邸报也加入了分析时事的评论员板块,据说写评论之人还有朝中的大佬,有点参考消息的意思,虽并不是官方发行的报纸,但很能表明了京城之中的态度风向。
满朝文武对于工部的其他人或许看不上,但是说起姚继可,没有一个人不竖大拇指的。
就从沈鲤对姚继可的评价大概能反映出这人的形象:“真诚舒朗,风骨棱棱,貌朴词侃”——老实巴交、兢兢业业的一位大明劳模。
不只是在京城,就连江南许多文人也受到这舆论的影响,当他们听说姚继可因为这篇报导可能要下台之后,马上就调转方向,原本一片倒的攻击工部的声音转向抨击王文龙,以为他哗众取宠,坑害贤良。
几天后的邸报就此事的讨论说得很清楚:“攻击《农业、地理与钢铁》并非针对此书,而是作者王建阳指责工部,致使尚书姚光父受訾,诸君为之不忿,故有此事也。”
《盔甲厂爆炸之讨论》攻击工部没事,但一路追查最后却影响到了姚继可,朝中许多人反应过来都为姚继可抱不平。
公布储藏火药的方法还是洪武年间制定的,所谓“藏火药于地穴,地深三十尺,实火药于中,上盖石板,再加横木,复覆以土。”
京中官员很快也掀起讨论,大部分官员都支持东林党,但也有一小撮人支持王文龙,认为王文龙的《农业、地理与钢铁》确实有价值,不能因噎废食。
但即使是支持王文龙的人,也基本上认为王文龙写《盔甲厂爆炸之讨论》是有错的。
那坑里面火药都填满了,就是个大号的炸弹,只要有点火星自然引起爆炸。
李廷基虽然没有完全站在王文龙的角度,但这样的文章也触了东林党的逆鳞,马上就有东林党人发文反驳,坚决不承认他们是因为《盔甲厂爆炸之讨论》才抵制《农业、地理与钢铁》进入经筵,而是王文龙这书写的有毛病。
这年代的人根本不认为制度性的防御爆炸有什么用处,反而觉得王文龙没事找事,一次爆炸造成几万两银子的损失也换不回姚继可这么一个工部尚书来啊。
而支持王文龙的李廷机也并不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