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奥妙,原来所谓气通刀尖,其实只是手上的感觉。实际是把重心传递了出去,使肩臂有了放松之后的脱力感。兵刃不同于骨肉,有大力加之上,便会产生高频的震颤。而力量越足震颤幅度就越大,一刀有数刀之形,便有了快刀的错觉。
虽然有了悟出,但心中仍迷惑。暗忖就算是对成名的侠客,如孟威这样的武功高强之人,也早该死伤在我的刀下。但他又如何竟能躲开我如此绵密的刀法?显然过去对武道一途知之不多,能通过方才挥刀练习,已体悟出刀理。在心中,自己却还是自己。然而那刀在手,信心十足的模样,真如威仪万象,予人不怒自威之感。这时有了自信,更有了自威。加之体内气劲流转,贯于刀锋之上。刀身锋刃,微微颤抖,发出低细的蜂鸣。
这时见钟槐已上来助阵孟威,贺聪若有所思般又练起刀来。于是当下将功力提成,刀一挥,似乎也被气劲摧逼,恍若遇在心中,自己却还是自己。然而那刀在手,信心更为十足。信心的提升,和刀威的展现,才真正如那威仪万象,更能予人不怒自威之感。
这时只见那刀如疾风斩月般向钟槐肩头劈来,现在的出刀和攻势就和刚才大为不同,每一刀每一势便如那****。几刀下去,就把那钟槐砍的是手忙脚乱。钟槐何曾见过这样的刀势?早已慌了神。正想把自已的大力神爪绝技施展出来时,那想道弧月刀光飞斩而来,尤如轻舟破海,直奔钟槐左肩。
只这一击,钟槐顿时吓得是魂飞魄散,急忙后退。贺聪又间不容发,第二刀已经迫到面前。
只见他人影闪处,一个旋身拖起刀影,挑向钟槐颈嗓咽喉。这一招看准了他身体的整体去向,对重心的判断极其准确,刀尖指向偏出颈右少许。刃锋横平,可削可落亦可跟进刺杀,隐含着六七种后招。就算钟槐再加劲躲闪,也逃不出刀锋所控制的范围。
钟槐见此刀来势虽猛,却又精巧之极,此时那还有心思再与相搏?要不是孟威从中牵制贺聪,自已的小命早已休也。这时已被吓破了胆,连滚带爬地赶忙躲的远远的。
这时本是三更半夜,也是人们熟睡之时,刚才的打斗和吵闹已把客栈里所有人吵醒。本来客栈中住的大多是来参加比武大会的武林人士,他们也都纷纷跑了出来。
见此打斗,在场众人,只看得见招式,却体会不到其中的劲路。只觉得是那孟威和钟槐在逼打一少年,就让人很是不爽。
少年与当今二大高手周旋,无论对方是如何劈、削、撩、挑、拦、扎、抹,他都能皆顺其意而行。任其力而引,一式式化去,不费半分力气。脚下又踏定步法,灵活多变,潇洒自如。虽只守不攻,二大高手竟伤他不得。几十招过后,少年仿佛运用渐渐灵活,更是如鱼得水。
那孟威在钟槐相助下又是一顿抢攻,拿他不下。心想这劲力空耗,显非久局,却该如何,才能克敌致胜?想到此节,忽地心中一惊,忖道:“错了,我大怒之下,一味抢攻,一心想取此子性命,心浮气躁,早入武道末流。而此子却气定神闲,心无旁骛,竟自在短短时间之内就悟透刀理,两相比较,高下己判。
这时又见那钟槐突然间像吓破胆似的,屁滚尿流地躲的远远地,便已知原因。若在平时,他心中知败,早己弃械认输,何况敌方是一少年,他出手早有以大欺小之耻。只是今日一时之怒,顾不得许多。可奇就奇在这贺聪不但没有立毙掌下,反而还能越斗越勇。战到此时,竟有了几分平分秋色之意,甚至略占上风,不由激起他在武学上探求之心。不但杀敌之念淡了许多,现在更如上了瘾一般,欲罢不能。
孟威当下收敛心神,体悟贺聪刀法中粘沾化力的妙处。他一身武学传自乃父,数十年纯功,临战经验极丰,也已跻身顶级高手之流。一旦平心静气,心神凝聚,比之方才大有不同。
他悟出贺聪粘,顺,引,化四法,只须片刻功夫,便己体会明白。心知劲力有发才有化,你以四法化我劲力,我便蓄而不发,也用此法来对付你。
一念既出,出手已起变化。贺聪顿时便体会到,不由地咦了一声,只觉对方劲力飘忽,若聚若散,时而沉凝如铁,却不外放。时而空空若无,又有奇威。这无劲之劲,如何化法?仿佛先前玩的游戏一下中断,改了规则玩法,又要从头适应起。
在场旁观诸人,心中大惑不解。寻思这二人刚才战得轰轰烈烈,怎地现在刀剑相交,转来转去,竟如小儿游戏一般?却不知他俩已经由形入意,在劲路上与对方你来我往,相争相抗,比方才激烈的打斗更巧妙凶险,此中滋味,却是外人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