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三位大佬心里都很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贾琏这个人非常的恶心。
一個来观政的进士,你搞什么事情啊?安静的当被人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大爷不好么?
如果是一般的进士,随便往哪个部门一丢,不闻不问,到期赶走就完了。
但这位爷的身份太复杂了,不能简单的处理。工部几位大佬给出的处理办法是捧着,您呆在高处,千万别落地。
令人恶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过是去打了打枪,就正大光明的搞出事情来了。
各位读者大爷猜一猜,官府最怕什么?
答案很简单,官府最怕内部出事,追求的是稳定,最好是一成不变的稳定。
只有稳定才能长久,这个长久是既得利益者长期利益的保证。
稳定的时间长了意味着什么,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怕404.
所以,贾琏这份报告在三位大佬看来,就是奔着搞事情来的。
正常情况,正常流程,这份报告根本到不老侍郎跟前,甚至连郎中大人都看不到就被压下去了。现实情况,贾琏是来观政的状元,本身有其他光环,所以,报告到了三位大佬跟前。
看完之后,正常处置还是给他压着,到不了内阁那里。
现实情况,工部可以压着报告,信不信这孙子连夜给皇帝送过去?
换位思考,我跟你讲程序正义,你跟我耍流氓,那还有啥可客气的呢?
试问一下,谁当领导部门里有个不受控制的临时工,心情该是如何的生草。
当事人贾琏根本不会去管几位大佬的心情,他眼里的大周朝,正处在一个极为微妙的时期。当今陛下励精图治,不趁着他在位置上推动一些变化,那贾琏也白穿越了。
别管皇帝心里怎么想的,在贾琏看来,只要能推动变化,就是朝着好的一面发展。
能不能成功不管,总比一成不变要好。
三位大佬的心情再怎么恶心,最后商议的结果,还是不得不把报告上呈。
乾清宫,承辉帝,看着桌面上厚厚一摞没初步处理过的奏折,沉默了很久。
贾琏不在的第X天,想他!
有的人就是这样,在身边和不在身边,完全是两个概念。
观政舍人贾琏在的时候,承辉帝可以通过批阅奏折的先后秩序,对于国家目前出现的事情有一个轻重缓急的初步了解。很多不涉及军事,地方上的奏折,贾琏那边就给出处理意见了,承辉帝要做的事情就是用朱砂写个【准】字。
以前看奏折的时候,还能经常看见贾琏附着的一些精彩评价。
比如这样的句子【这位大人每顿饭几个菜啊?但凡有颗花生米,都不会说醉话。】
又比如这样的句子【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人命关天,遣干员复查该案。】
这样带着浓重讽刺意味的评语不算多,隔三差五的能看见,对于承辉帝而言,算是一种日复一日案牍劳形生活的调剂。每每看见,总是能会心一笑。
临时工贾琏离开后,所有奏折没人事先处理一遍,所有奏折都得自己去看,好辛苦啊。
嗯,要不要把【观政舍人】这个临时工常态化呢?换个名字的事情嘛。
很快承辉帝就想明白了,这位子太重要了,想找个能力和阅历都足够的臣子太难了。
年龄大的阅历足够,往往思维固化。年轻人想法足够,往往阅历不足,容易被骗。
还真就一时半会的找不到一个人能代替贾琏呢。
算了,还是自己辛苦一点!
承辉帝心里很清楚,大周朝看似照搬了前明的制度,实际上有本质的差别。
那就是内阁的权利比起前明要大很多。大半以上的奏折,在内阁那边就过滤掉了。
而通政使司的存在,不单单是上传下达,同时还有复核的功能,还有平衡内阁的作用。
也就是说,大周朝的皇帝不需要太监组成的内廷来抗衡外朝。
为啥呢?自然是因为有勋贵集团的存在。前明的内廷首先是皇帝偷懒的结果,发展到后来因为猪叫门的战神行为,导致勋贵集团被文官按在地上摩擦,皇帝不得的借助内廷。
大周朝的四王八公以及各路亲王的存在,起到了弱化文官集团专权的作用。
次日,一份被红圈标注重点的公文,出现在内阁,因为是要钱的公文,很荣幸的在当天要处理的公文中摆在最上面,并且被送到张廷恩的书桌上。
张阁老打开公文仔细看了起来,这格式怎么就如此的眼熟呢?
看到落款的时候,张阁老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沉吟片刻后,看着公文封面上的三个代表着工部三大佬的红圈,张廷恩果断的又加一个红圈,然后放到右手边。午饭前自有书吏来取走,送给内阁首辅批阅。
首辅孔照最近心情还算不错,主要是内阁少了一个阁臣,却没有及时补充。由此,次辅与四辅之间隔空叫板的场面经常出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