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曹操有没有想过攻打泰山呢?
有,但他知道不现实。
泰山地区太过险要了,曹操有多少兵够填进去?
所以青州向西发展的道路就这样被泰山军阻断了。于是,曹操只能向南攻略徐州。
这青徐一体本就是曹操预先的战略,这没什么问题。
但当袁绍开始从义阳三关蛙跳江夏的时候,曹操就发现问题了。
那就是他的后续战略和袁绍的战略方向出现了重大矛盾。
在原先的计划中,在拿下徐州后,曹军就会沿着长江攻略扬州的九江、豫章一带,根本目的就是全据长江。
这是曹操给自己留的后路,一旦他在中原地区和泰山军斗争失败,他至少还有南方,到时候凭借长江天险,天下之事犹未可知。
但现在呢?你告诉我,你袁绍个浓眉大眼的也要退到长江?不是说好了要和泰山军决战中原的嘛?
这下子,一旦袁绍拿下荆州,就占据了长江头。而他纵然拿下长江腰和尾巴,在整体地缘态势上还是处于下风。
上游的袁绍随时可以顺流南下进攻自己。到时候,自己可真就要仰袁绍的鼻息了。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长远的事,最让曹操心忧的还是眼前的一事。
那就是军中有内忧。
曹军这两年发展一日千里,但发展的越快,内部的忧患就越大。
在曹家的基本盘中,最核心的是他从崤函战场带下来的三千关东军。而现在呢?曹操麾下光成建制的营头就有五十个,战兵五万,另外再加上各将部曲、屯田兵等,上下兵力几达十万。
两年年间,兵力扩展到如此地步,曹操如何不心忧?
这些兵力,有掌握在他的谯沛同宗手上的,有掌握在他的核心元从手上的,有归降豪杰,但最多的还是平原诸将。
何谓平原诸将。
就是审配、盖彤、鲜于辅、公孙越、公孙范、魏攸、程绪、齐周这些人。此前,平原诸将掌握的兵力曾高达四万人。
之后中坚力量的孙坚被刘和排挤,只能带兵八百南下回吴地,但现在已经陆续拿下了吴郡和会稽部分郡县,可以说势头良好。
但即便孙坚走后,剩下的兵力也多达三万,占据着曹操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虽然这些平原诸将也有矛盾。如公孙家和鲜于辅就有仇,刘颌代表的刘虞旧部就和审配一伙人不对付。
但这依旧让曹操侧卧难安,深怕有一日这些人也来勾结外人。
毕竟现在那袁绍发展的可比他曹操好多了。昔日那审配能伙同自己,将了刘虞的军,那也就有可能再倒向袁绍。
但忧心归忧心,曹操依旧不能对审配等人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于是,他决定采用分化瓦解的策略。
大雪纷飞,曹操还在思考,这时候许褚走了过来,小声道:
“主公?”
曹操抬头侧目。
许褚接着道:
“主公,华君来了。”
所谓华君者?华歆也。
自平原大营内认识华歆后,曹操就觉得这人是个人才,和自己也有缘分。
之后他又一直在平原前线大营任职,对于平原诸将非常熟稔,于是曹操就将突破口放在了此人身上。
于是在听到华歆来后,曹操忙起身去迎。
然后在鹅鹅飘雪中,一丰神俊秀的高大士子踏雪而来,雪白的貂裘将此人衬托的更加俊朗了。
此人正是华歆。
见曹操来迎,此人连忙上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五体投地,丝毫不在乎地上厚厚的积雪。
华歆本就是青州名儒,最是知礼。而且其人素有大志,对于仕途非常乐衷,所以对于曹操,一直执大礼,丝毫不敢懈怠。
那边曹操见华歆行此大礼,忙快步上前拉起,一边为华歆掸着雪,一边埋怨:
“华君,你我之间不需如此。”
但话是这么说,曹操的心里却非常满意,暗暗认为华歆是自己人。
对于华歆散发的强烈要进步的信号,曹操当然能接受到。
而那边华歆则愈加恭敬:
“主公,人臣之礼如何能坏。这天下人心散乱,就是因为这礼不知,知之也不行的缘故。”
曹操对这个答案当然有不同的看法,只是既然华歆坚持,自己当然也乐见。
随后他拉着华歆到了亭内,亲自给他温了一盏酒。
曹操敬了一杯华歆后,问了这样一句:
“华君,你是名家宿儒,请你为我讲一段《论语》。”
华歆心里一咯噔,小心问道:
“不知主公想听哪一段。”
曹操淡淡回了一句:
“就听《季氏将伐颛臾》?。”
此刻华歆的心已经不是咯噔了,而是在狂跳,他努力稳住心神,问道:
“不知道主公为何要听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