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或者进行拼刺就不太适合,因为塞子搞太紧拔不出来,太松又会掉下来……</br></br> 最重要的是,塞进去后就没办法射击了……</br></br> 所以后来在罗志学的支持下,开始改用套筒式枪刺,这样枪刺终于不会掉下来,也不用担心战后取不下来了。</br></br> 而且还可以在装了枪刺后,依旧可以开火,并且开火后还可以装填弹药,因为枪刺是在侧边安装的,虽然会影响装填动作,但是训练充分的话依旧可以装填弹药。</br></br> 这种套筒式枪刺的出现,才算是真正让保乡军的火枪手同时具备了远程以及近程战斗力。</br></br> 只不过保乡军使用的还是火绳枪,为了避免作战的时候导致误击等,火绳枪手的站位无法太靠近,也就导致了阵型不够密集,阵型密度不足导致火力密度不够,应对冲击的时候防御力也不足等问题。</br></br> 要不然罗志学都直接把火绳枪独立成军拉出去打仗了,还要什么长矛手啊。</br></br> 最后,还有一个算不上改进的改动……</br></br> 那就是保乡军的火枪口径相对于明军使用的鸟铳,显得非常大!</br></br> 明军单兵使用的鸟铳口径不一,基本在九毫米到十三毫米之间,再有就是需要支架辅助使用的重型长管火枪,口径可以达到二十毫米左右。</br></br> 相对来说倍径比较大,有着比较大的最大射程</br></br> 而保乡军的火绳枪,其实算是一种大口径短管火枪,重量以及长度和旧式的单兵轻型火绳枪差不多,但是口径却是足足有十八毫米,长度不变口径变大了,这其实就是减小了倍径。</br></br> 十八毫米口径的保乡军火绳枪,在百米内的穿透力可比小口径火绳枪强多了,在五六十米内,哪怕是身穿双层重甲都扛不住这种火枪的子弹。</br></br> 至于最大射程之类的,罗志学从来都没考虑过这玩意。</br></br> 能保证一百米内的有效命中率就足够了,超过一百米,是要是敢在战斗的时候朝着一百米外的敌人开枪,罗志学先毙了他。</br></br> 前装滑膛枪时代,百米以外的射程毫无意义。</br></br> 在罗志学主导下改进的保乡军火枪,在实战上基本上已经是达到了这个时代火绳枪的巅峰水准,甚至都超过了。</br></br> 毕竟这年头,还没谁往火枪上弄套筒式枪刺呢,撑死了也就在枪管上弄个直塞式的矛头。</br></br> 经过罗志学多方面改进的保乡军火绳枪,和明军里的鸟铳可不是一回事了,差别大着呢。</br></br> 而正是这种改进后的火绳枪,才能够让保乡军大量装备火枪手,直接把提升到主力步兵之一的地位上来。</br></br> 而这些,是陈永福所无法理解的。</br></br> 在陈永福看来,装备大量枪炮的保乡军贼兵,怎么看怎么怪异。</br></br> 但是这种怪异,并没有让陈永福轻视保乡军,反而还让他更加重视了。</br></br> 他指挥大军陆续出营列阵的时候,列出的阵型都体现出来了他的谨慎。</br></br> 前头的是好几个卫所兵组成的方阵,后头的还是本部战兵,而西侧则是三百多骑的骑兵,这是用来防备贼军精骑的。</br></br> 而阵列之中,还有二十多门百斤到两三百斤不等的火炮,这些火炮都是安装在厚实的木架子上,木架子下头有着四个轮子,前头有骡马拉着走。</br></br> 陈永福摆出了严密无比的阵型,一看就是把保乡军当成了真正的对手,丝毫不敢有所轻视。</br></br> 而且还很鸡贼的把卫所兵安排在前头,这样一来,哪怕出师不利,那么遭到损失的也会是卫所兵,而不会是他本部的战兵。</br></br> 至于全军之中最精锐,每一个都身披盔甲的一百多亲兵,自然是跟着陈永福一起待在后方。</br></br> 这些亲兵要么是用来一锤定音,要么是用来保护陈永福,是不会和那些普通卫所兵,战兵们一样直接冲上去厮杀的。</br></br> 陈永福率军出营列阵,同时也在缓缓前进,稍微走一段距离就会停下来整队,并且时刻保持着战斗队形,这一折腾就是两个多小时,等到九点半才接近距离赵庄千米的距离。</br></br> 明军谨慎,来的慢,对面的罗志学等人也是乐于等着,毕竟保乡军这边也需要拖延时间。</br></br> 罗志学他们只需要再拖大概一个半小时,那么王大壮率领的第四步兵营等部队就能抵达战场。</br></br> 早上的时候罗志学已经接到了王大壮的消息。</br></br> 按照作战计划,王大壮所部将会在中午十一点左右,准时从西侧进入战场。</br></br> 而在王大壮率领的第四步兵营、第二炮兵哨、第二骑兵哨抵达之前,赵庄这边的战斗将会是以防守作战为主。</br></br> 而最先打响这一场防御作战的是张马林的炮兵哨。</br></br> 当前排的部分明军距离赵庄防御中心,也就是炮兵阵地只有七八百米的时候,尽管距离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