酗酒老公的对她不闻不问,漠然儿子的嫌弃,小三女儿的无视,窝囊赌棍弟弟的无赖,还有个一言不合就开打开骂撒泼揪头发的老年痴呆的婆婆,身边一帮子亲人,集体忽视她,正常的全都自私得要死,除了弟妹之外,可以说这个家庭的人不正常的只会找茬,即使生病后也没差多少!
一直到快去世前才被人些许珍惜,开始集体表现各种伤感与不舍。
混蛋们稍微一丢丢表现,观众就集体慈悲心了,NND,三观差点碎了!
这美,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美个屁啊!
这种因为“死亡“来集体被迫去改变的值得去歌颂?用自己的死换来一家人开始好好生活?所以好欣慰?什么鬼啊!
因为老婆,母亲还有姐姐的离开所以得到成长了,用这样的氛围来烘托温情与伤感还有温暖?
真的合适吗?这也太失败了!
想要告诉我们应该要珍惜?可煽情,没找对点啊!
我只看到了悲剧,作为一个女人一生的悲剧!!
价值观就是有问题的,这绝不值得赞美,更不应被歌颂与圣母化!
或许我是一个自私的人吧!但我宁愿自私一点!”
可以说此时此刻,自家媳妇的心态,大概就和这个观影者一样,意难平!
但是事实却是更可悲,因为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还在上演。很多人喜欢用赞美一个人,尤其是女人的牺牲来烘托温情。
于李易而言,原版的《世界上最美的离别》,说实话,他也想吐槽,可是渐渐地他却释然了。
电影始终是在讲故事,只不过,原版的电影,的确有些更加夸张的处理方式。
事实上,这样的母亲有吗?
不说比比皆是,但是的确不少见。
很多人都会说要以更正确方式对待家庭,但是现实当中呢?
往往却让人更加难以接受的是,你在吐槽的同时,是否想过,或许你没有像电影里面的儿女或者丈夫那般不堪,但是真的做的更好吗?
其实电影这个东西,很多时候,都是两面性的!
像这部电影,一部分人觉得意难平,觉得愤慨,觉得导演拍了个什么狗屁电影,三观不正啊!
可是同样的也有一部分人觉得,电影院拍出来不代表宣扬,而是反映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才是应该思考的。
就好比,文艺电影导演,拍一些社会底层的故事,边缘人物的故事,同样的不是为了宣扬这种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是揭露这种现状。
所以,李易才会释然。
其实说白了,意难平的《我不是药神》,关于天价药,难道不更让人意难平?
可以说如果不是结局,扭转了一下,这部电影会更让人意难平。
为什么?
凭什么?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无药可治,那就是穷病!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是然后呢?
同样的道理《世界上最美的离别》,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当然,其实电影里面的女主角的家庭,的确有些偏颇了,因为现实当中或许有这样的母亲,而且不少,但是类似这样的家庭的其实还是比较少的。
只不过,电影不可能真的拍出一个完全真实的情况,但是可以说的是,这样的家庭,比如里面的女儿爱上了有妇之夫,儿子也面临着高考的艰难形势等等,等等,这种情况的确比较特别,但是现实当中少吗?
还真的不少。
“你想到了什么?”慕晴见到李易发愣,顿时就猜到了李易应该是又有想法了。
“你说,像你姚阿姨这样的情况,如果拍成电影的话,能不能警醒一下那些儿女们?”李易问道。
慕晴眼睛顿时一亮,擦了擦眼角的泪痕她想了想说道:“应该会吧!其实我也知道,很多时候,子女们或许也并不想那样,只是习惯成自然,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事情,姚阿姨最后的那一段日子,她的儿子和女儿,都不停地自责,虽然我依然觉得他们悔悟的太晚了,可是至少证明了一点,他们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的冷漠!”
“但是如果真的拍出来的话,怕是会有比较大的争议吧?”作为导演,慕晴自然知道,这种类型的电影,其实很容易引起争议的。
因为和《我不是药神》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我不是药神》拍的是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很多人都可以说深有感触,就算没有经历过,但是至少也都听闻过。
所以有着切肤之痛,所以《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后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引起那么多人的讨论,并且一边倒的支持。
可是关于母亲,特别是有一个那样的家庭,再加上一系列的故事,很容易引起争议。
什么争议?
李易之前就提到过了,因为这类的事情,在现实当中虽然不少见,但是女主角的遭遇,或者说姚阿姨的遭遇,却很容易让人怒其不争。
特别是这年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