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七章 状元 (第1/4页)

为首的穿着一身红色袍服,圆身子圆脸胖乎乎,正是才四十岁的年纪,就已经是满头灰白,开始走人生后半程的皇帝,赵祯。

在赵祯身后跟着的,自然就是一票的朝中大臣了。落后第一个人,身型消瘦,脸上一堆的老褶子,便是当朝文相的文彦博,保守派扛把子。

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目光交汇,文彦博倒是友好的笑着点头。

至于其他王言拜访过的大佬,比如老包、张方平等等,全都没来。正如王言没有去拜访过文彦博一样,就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赵祯慢悠悠的走到了高处坐定,也不用人喊什么口号,便整齐的行起了跪拜的大礼。

不过赵宋的规矩并没有那么多,平常时候见到皇帝也不用跪,不像明清那般跪的频繁。主要还是在大型活动的时候,这是‘礼"的一部分。

显然,殿试就是大活动,这些人都是皇帝的弟子,天地君亲师,是必要跪的。在参与了殿试,放榜唱名,参与到大朝会中接受官职的时候,还要再跪。

「众卿平身。」

随着赵祯的话音落下,王言等人又是窸窸窣窣的起身,直视着前方,却不往高处去看。让赵祯可以看到考生们的脸,其他的士子又不会直视赵祯,冒犯天颜。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老老实实的,皇帝老儿长什么样,人们总是忍不住的想要看一看。毕竟虽然都是做官,但是有没有差遣,即是不是真有实权位置做,那是两码事。以后跟人吹牛逼的时候,也好说一说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再者,老皇帝已经老眼昏花,早看不清下边的人了,没什么所谓。

王言可没什么想法,他刚才已经看过了,再说他也看过电视剧,这老皇帝长什么样他是清楚的。而且他又不是没见过皇帝,皇帝老儿就长他这样……

赵祯看了一眼下方肃立的王言,随即缓缓开口:「天行有常,地行有纲,国朝……」

说的都是没什么新意的话,大意是国家运行,要有人才不断的更替,在场的都是人才,要好好考试,以后要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国为民云云。都是鼓励的说辞,也都是官方的套话,正常走个流程而已。

皇帝发表完重要讲话,连同大臣们退了场,主考官便在殿中强调了一下考试纪律,而后便放了考试的题目出来,发放了纸张,正式开始了考试。

一时的,大殿内静了下来。却也不是真的无声息,翻弄纸张、磨墨、挠头、叹气、深呼吸、放屁等等声音,充斥其间。

诗、赋、论都是现场的题目,不是王言在文抄那种可比。比如诗,并非单纯的咏个雪、山、风、石什么的,而是连诗的题目都带好了。好像阅读理解,深度参悟题目的几个字,以此来做一首对仗合韵,既有意境又明心志的诗出来。…。。

赋的难度更高,光长度就不一样,但是与诗的要求一样的精炼,课本上有的《阿房宫赋》《赤壁赋》等等名篇就可以了解。而且这是应试的赋,一样的要深度参悟题目,在内容上要把故事讲好,要合当朝政策方针,文辞优美等等等等。

至于论,所谓‘长篇大论"就很好的说明了难度,大约在一千字左右。对于皇帝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并写出一个解决办法。

题目是很广泛的,外交关系、国家接班人、法律、财政、土地、商贸、军队、战事等等等等,主要看皇帝自己的意思。

诗、赋两项可能是大臣带拟,论基本上都是的皇帝亲自出题。

这种时候王言当然不会文抄,也没有他抄的机会。所以从州试开始,直到现在的殿试,可都是他自己答的题。诗赋也是名篇,为

人称颂的。要不然他怎么说给赵允让单写一篇呢,他真能写。

还是因为某个逼人没这能耐,所以这种很能装逼的桥段也便只得略过不表。

不表是不表,但是王某人答题那是行云流水的。稍一思考,提笔就写,端是信手拈来。

他因为好大名声,加上州试、省试已经连续两次夺魁,现在又是坐在了最前边,后边的士子们几乎都是抓耳挠腮一阵子,提笔写一阵子,再抬头看王言的背影一阵子。

第一眼,嗯,在静坐,看样子是在思考。

再抬头,嗯,在静坐,看样子是在思考。

再抬头,终于动笔了。

再抬头,他还在写。

再抬头,依然在写。

再抬头,嗯,在静坐。

嗯?

然后就看到王言一直是静坐了,不时的还要招手让小太监来给倒茶水,间或吃些糕点、小食,轻轻的几乎听不见咬动的声响。

他就如此坐着喝茶,闭目养神,好像一副打坐参禅的样子。不乱七八糟的摆弄东西,更没有请示去上厕所。

士子们一直看到他从头坐到了尾,直到日头将没,糊了名交了卷子,由人带着离开了皇宫,到了皇城的外城范围,人们这才热闹起来。

夕阳的余晖下,一堆的士子终于是开始嗡嗡嗡

最新小说: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退婚七位绝色未婚妻 地球第一领主 反派:气运之子太多,我摆烂了 灭族当天,无上神朝的父母寻来 从摸尸体开始的勇者玩家 惊鸿 致异世界 官道危途 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剑猎天下 惊天剑帝 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 万相之王 智械战争 武道大帝 带着农场混异界 开局一座核心舱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我今来见白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