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唏嘘腹诽。</br></br> “义父的字,如东来之紫气,气势蓬勃,越发让人仰望了。”赵文华在一旁观摩严嵩的诗作,赞不绝口,对严嵩的书法推崇备至。</br></br> 严嵩笑而不语,继而看向朱平安。</br></br> “平安自忖书法已登堂入室,今日适逢首辅大作,方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是平安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了。”朱平安对严嵩的书法同样推崇备至。</br></br> “子厚正值血勇年少,莫要学作奉承之态。”严嵩笑着扫了朱平安一眼,微微摇了摇头。</br></br> 朱平安了然于胸,知道自己必须还要说到点上,搔到严嵩的痒处才可。</br></br> 于是,朱平安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辩解道,“首辅可是错怪平安了。我赏书法,赏其三味。一味形美,二味神美,三味情美。形美者,点画布局;神美者,神采风韵;情美者,境界。且不说首辅之书法形美、神美,单就跃然纸上的浩然正气这番境界而言,就远非平安所能及的。”</br></br> 严嵩听了朱平安的辩解,朱平安的赏书三味让严嵩眼前一亮,最后说的浩然正气这四个字,更是让严嵩捋须不已。</br></br> 俗话说字如其人。</br></br> 书法中的浩然正气,一直都是严嵩自诩的一点,他一直都坚定的相信自己是:</br></br> 一个忠君爱民的忠臣。</br></br> 一个仁义礼智的大家。</br></br> 一个忠于妻子的丈夫。</br></br> 一个宠爱儿女的父亲。</br></br> 正因如此,我严嵩才养了浩然正气,才能写出了这浩然正气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