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要将实情透露给崇祯而已。
虽然一万五千两银子对他来说不算太多,可对这件事来说,却足够了。
只是让手下人当瞎子、聋子和哑巴,便可赚到这一万多两银子,何乐而不为?
于是骆养性便收了董廷献代给的这一万五千两,答应帮忙虚报战功之事···
另一边,崇祯在武英殿召开阁臣小会后,又将吴甡单独招来奏对。
吴甡并非蠢人,看得出如今京师已经难守,若崇祯是个肯听劝的和有担当的,他或许会劝崇祯冒险率领群臣,走海路前往南方。
但通过崇祯以前的表现来看,这建议他若敢说出口,说不定会惹得崇祯直接大怒,将他下狱。
至于说拒绝担任宣大总督之职,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在奏对时,吴甡只能尽量诉苦。
“陛下,如今各军皆欠缺粮饷,而自从漕运断绝,北直隶各地粮价皆暴涨十数倍,将士及其家人挨饿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只能眼睁睁看着妻儿饿死。
陛下若派微臣前往宣府督师,还请拨付至少十万两饷银,方可令宣府各军听从朝廷调度。”
崇祯一听就眉头大皱,道:“十万两?元辅南下督师朕也才给了五万两,你竟问朕要十万两?
你知不知道,如今朕为了省银子,与皇后等诸妃、皇子、皇女,每餐菜肴都不超过四个,且多是素菜,有时甚至数日难见荤腥。
还有,朕这衣裳破了都舍不得花钱更换,只是让皇后缝补再用。朕如此节衣缩食,一共才挤出了十万两饷银,你竟想都拿去?!”
说话间,崇祯有些愤怒的掀起外袍,露出内里袍服上的补丁给吴甡看。
吴甡默然。
他当然知道崇祯穷,知道国库早就连耗子都不光顾了,可在他看来,想要守住宣府,没有十万两银子连想都不用想。
至于周延儒怎么用五万两银子去驾驭三万饿着肚子的京营将士南下去打闯贼,他完全想不通。
他也没办法帮崇祯解决缺钱的问题,所以只能沉默。
这时崇祯又道:“朕只能给伱五万两银子,至于该如何用这五万两银子,你可以看着办,朕只要你守住宣府!”
听此,吴甡只能满脸苦涩地道:“臣领旨。”
在他看来,只带五万两银子去就任宣大总督之职,他连督标都招募不起,更别提安抚宣府那些欠饷的将士。
若不补齐欠饷,乃至令将士们填饱肚子,将士们如何肯与顺贼作战?怕不是顺贼一来就降了。
吴甡没兴趣陪崇祯和大明王朝一起死,因此这次武英殿奏对后,他领了崇祯承诺的四万两银子(别问为什么少了一万两,问就是当下大明特色),就以招募幕僚、护卫为由,赖在京师不走。
周延儒那边也打着类似的主意,以挑选京营将士为由,在京师拖一天是一天。
几天后,崇祯见两人还不赴任,气得牙直痒痒,便派内臣前去斥责、催促。
周延儒早有计划,便没再拖,带领他选好的“三万”京营将士(实际不足两万人),离京南下。
而吴甡没有后手计划,只能硬着头皮用各种理由回应内臣,一拖再拖。
又过去两日,当吴甡觉得没法儿再拖,准备带着招募的幕僚、护卫以及购买的一批军粮北上宣府时,却传来一个对京师大明君臣如同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
宣府总兵王承胤降顺了!
如今李自成已率领数十万顺军,通过宣府南下,直奔居庸关而来!
崇祯得知此消息,在愤怒的同时也有些慌了神,连忙召集阁臣及六部尚书到武英殿议事,看如何应对。
陈演来到武英殿后,见崇祯既慌且怒的表情,便觉得必须得先找个人让崇祯出气,也即是为宣府失陷背锅。不然的话,崇祯怒气多半会撒在他们身上。
他于是拱手大声道:“臣弹劾宣大总督吴甡,畏敌不肯赴任,故意怠慢军情,以至于宣府沦陷!”
第二更。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