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每逢大事 (第3/4页)

推荐阅读: 皇城司第一凶剑

免了曹操。”

“那也当将曹操从封赏名单摘除。”王允道。

杨彪瞥了眼王允,这位真是一根筋,非要跟陛下过不去,顺嘴答音有那么难吗?

刘辩也觉得王允有点不懂事了,静静一会儿,淡淡道:“卿家,朕这次御驾亲征,是大获全胜。”

王允抬着手,道:“陛下,那也不能纵容……”

他话音未落,就迎上了刘辩冷漠的目光。

王允脸角动了动,心有不甘,还是放下手,道:“臣明白了。”

刘辩见他神情黯然,神色一转,笑着道:“卿家与丞相的联合奏本,朕看过了。裁减容官,确实厄需,这件事,朕交给卿家来总理。”

王允目光一振,连忙抬手道:“臣领旨!”

刘辩注视着他,道:“卿家,朕说的是裁减冗官冗吏,对于各官寺的必须官吏、设置,不得动。”

王允自然听懂了刘辩话里的潜在警告,抬着手道:“臣领旨意。”

他说完这一句,又道:“陛下,臣认为,朝廷里有诸多官寺权责重叠,奏请合并。”

刘辩抬举尚书台,削弱九卿,造成了很多权责重叠。更何况,在以往的三公府逐渐失势,很多权责本身就已经重叠,权责的重叠,意味着干一样事情的官吏翻了一倍。

刘辩对于王允这句话,倒是很赞同,微笑道:“好,这件事,也交给卿家去办。”

王允见刘辩交给了他这多事情,刚才的落寞一扫而空,再次抬手道:“陛下,关于豫州牧……”

“越过明年,”

刘辩打断了他的话,道:“朕会派遣太尉总理豫州军民,平定乱事。不过,这是咱们君臣的话,暂且不能传出去”

王允神情一肃,心底思索,随即就道:“臣明白。陛下,太尉一人,恐有不妥。”

刘辩嗯了一声,道:“到时候,怎么配置,尚书台再议。”

王允沉默一会儿,放下手,不再多言。

他对董卓一百个不放心,但董卓已经失去了兵权,没了根基,派去豫州,凡有一点过错,那就是死罪!

刘辩见堵住了王允,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关于收回盐政,朝廷专营,二位卿家怎么看?”

杨彪没有迟疑,张口就道:“陛下,臣赞同。盐政之要,在于冀州、益州,须冀州牧与益州牧配合。”

大汉最重要的产盐地在冀州与益州,而冀州牧由朱儁兼领,但青州黄巾军炽盛,朱儁缺兵少粮,堪堪支持,根本无力对冀州进行强力管控。

益州牧则为刘焉,州牧制度的始作俑者。

“二位卿家赞同就行,具体的,朕会让民曹去办。”

刘辩看着两人,道:“朕有意调益州刘卿家入京,二位怎么看?”

杨彪,王允都是认识刘焉的,却下意识的对视一眼,转瞬又分开。

王允率先抬手,道:“陛下,臣建议,可以私信试探。”

刘辩目光微动,道:“卿家的意思是?”

王允躬身,脸色不变,道:“臣担心刘使君过于忙碌。”

刘辩眉头动了动,心里若有会意,看向杨彪。

杨彪躬身,言简意赅的道:“臣也有此担忧。”

刘辩审视着两人的表情,轻轻点头。

‘看来,他们也都知道刘焉有不臣之心。’

刘辩面无表情,这益州在西北,有险关阻碍,本地人杰地灵,土地肥沃,是一处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刘焉选择去益州,本身就存了某种心思。

对于刘焉,刘辩心里另有想法,道:“二位卿家以为,何人为冀州牧?”

青州的黄巾军势力太大,军情如火,朱儁应接不暇,几次上书,请辞兼领的冀州牧。

王允立即就道:“臣举荐泰山太守应劭。”

刘辩心头一动,目露异色的看着王允,这个人,偷进他书房了?

旋即,他瞥了眼杨彪,微笑着道:“丞相的意思?”

杨彪根本不想掺和政事,在没摸清楚刘辩的心思情况下,道:“臣聆听圣训。”

刘辩点点头,道:“好。那就定为应劭,明日下旨,命他即刻启程前往冀州到任,朕会派吏曹尚书前去宣旨。”

王允没想到刘辩这样就同意了,心中是又惊又喜,连忙道:“臣领旨。”

刘辩按着桌子站起来,笑着道:“就这样,诸位卿家去忙吧。”

两人刚要抬手应声,刘辩又道:“关于扩建禁军、羽林军一事,朕也准了,这件事,交由大司马府去办。”

杨彪,王允哪里会想到,刘辩居然会打算将禁军扩大到十万人的规模,没有异议的抬手道:“臣等领旨。”

等他们一走,刘辩拿过荀攸的奏本,看着看着,脸上不自觉的浮现笑容。

这道奏本令他十分欣慰,因为补缺的名单很长,不止是朝廷里的空缺基本补齐,各州郡也有的是人才,不像前两月那样捉襟见肘

最新小说: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一号狂枭 吐槽节目:我怒怼百万家长 美利坚胜者为王 三国骁雄韩遂 五代十国往事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汉末圣人 留里克的崛起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皇城司第一凶剑 奋斗在沙俄 修仙,从抢夺主角机缘开始 盛唐挽歌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寒门崛起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辅国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