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趁着李二陛下“驾崩”于辽东军中悍然举兵起事,意欲一举掀翻东宫废黜太子,使关陇彻底掌控朝堂结果功亏一篑,不得不已死谢罪……即便如此,他宇文士及挺身而出收拾这样一幅烂摊子依旧被许多人认为不足成事,较之长孙无忌相差甚远……
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今他便要让那些人都看看,长孙无忌当初未能做成之事,将会在他宇文士及手上大功告成!
原本奄奄一息的关陇门阀也会在他的领导之下重归朝堂,与山东、江南等地门阀共执牛耳,不久之后,必将重铸关陇之辉煌,攀上大唐权力之巅峰……
心中情绪激荡,所以他的意见也极为激进:“明日清晨,大殓举行之时,太子便将当中诵读祭文,而后文武群臣叩拜,君臣名分自始而定……所以殿下当在天明之前起事,宣读太子种种罪状,将陛下遗诏公布天下,让那些还认为太子仁厚的人认清他的真实面目,响应殿下,支持殿下。而后举兵攻城,杀入太极宫,扶保殿下登基!”
如今的关陇门阀已然崩颓离散,势力不复鼎盛之时十之一二,想要按部就班重归朝堂执掌大权,非三十年之功不可,这还需要族中有惊才绝艳之后辈挑起大梁。
他如今已经年近古稀,哪里还能等那么久?
生死成败,毕其功于一役。
萧瑀则大吃一惊,忙道:“岂可如此?起事可以,但绝不能贸然攻打长安城,吾等虽有鄂国公之右侯卫,但太子也有东宫六率,此前关陇军队数十倍于东宫军队,仍被打得大败亏输,此时若与东宫六率死战,胜负难料,一旦败北,则大势已去,再难有回天之术。皇帝之位,当可徐徐图之。”
自关陇式微,山东、江南两地门阀便是天下第一等的世家,各家钱粮充足、子弟无数,竭尽全力支持晋王,则晋王的实力远在太子之上,毕竟等到“遗诏”公示天下,更“揭露”太子毒杀陛下之恶行,必然使得太子声望暴跌,许多原本倾向于支持太子的势力会选择静观其变。
如此形势之下,纵然太子登基又能如何?只需稳扎稳打,晋王必定是最终的胜利者,又何需甘冒奇险,与战力剽悍的东宫六率生死相搏?
即便最终不胜,也可挟持晋王退往江南亦或山东,与中枢成鼎足之势,或是东西割据,或是划江而治,有着山东、江南门阀支撑,足以积蓄力量以期卷土重来,断然没有勐冲勐打非生即死的道理。
何其蠢也……
尉迟恭提醒道:“而且不要忘了右屯卫,那可是房二的军队,如今虽然在江夏郡王掌控之下,但军心必然不肯归附,若房二振臂一呼,不知多少人响应……右屯卫的战力,可不能轻忽视之。”
现在他麾下的右侯卫乃是晋王阵营当中的主力,其余各家拼凑起来的武装不值一提,这是他尉迟恭赖以奠定从龙之功的好时机,却也不能什么也不想的莽上去装个头破血流。
这可是他的家底,拼掉一点就少一点,万一都拼完了还未攻下长安,等到山东、江南两地的援军抵达,还能有自己什么事儿?
既要趁机奠定晋王麾下的地位,又要尽可能的保存力量,这其中分寸拿捏之难,令尉迟恭有些抓狂……
宇文士及怫然不悦:“诸位口口声声从长计议,还不是打着保存实力的心思?皇帝大位,有德者居之,无论吾等手中掌握着什么样的把柄,只需太子多在皇位上安坐一日,这皇位便愈发稳固一分……等到一年半载之后已成既定事实,到时候还有几人记得晋王殿下?还有谁在乎太子是否毒杀先帝、迫害手足、篡夺皇权?只怕到时候人人皆认可太子的皇位,反倒认定吾等乃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李治被吵得头昏脑涨,无奈叹气。
各怀机心,人性如此,想要当好一个威望绝伦的领袖使得各方臣服,何其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