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缘道:「那唐僧赶你,可有凭证?」
猴儿从袖中,将文书取出,双手呈于姜缘身前,不敢失礼,说道:「有贬书一封。」
姜缘接过文书,细细一看,但见文书中多有辱意,他见之不悦,道:「这唐僧,怎地有些佛心,却不曾清修戒律。」
猴儿偷笑道:「大师兄,你不知,那老和尚凡心未灭哩。」
姜缘道:「既是如此,那便作罢,你在山中修行,莫要外出,待日后再说。」
猴儿道:「大师兄,师父若见了我,恐赶我走。」
姜缘道:「你一心行善,有意修心,师父见了只称赞你,赶你作甚。」
猴儿应了下来,留在府中修行。
姜缘道:「且与我同往,去探望真见。」
猴儿道:「二师兄今时如何?」
姜缘笑道:「得了正果,本事在身。」
猴儿挽掌笑道:「造化,造化。」
姜缘道:「我本以为你这猴儿,听了真见得正果,要与真见试弄神通,不想有些稳重。」
猴儿道:「师兄莫提,是我往日轻薄,不识真数,与师兄试弄,今番决计再不敢如此行事。」
姜缘道:「你今有如此之说,我心甚安。」
真人不再言说,往丹房走去,悟空紧随其后。
少顷间,二人行至丹房。
悟空见了真见,惊道:「二师兄,怎是你。」
真见将扇子放下,不再架火,转头笑道:「悟空师弟,许久不见。你说甚怎是我?」
悟空道:「昔日在那浮屠山下的禅师,正是二师兄!二师兄变化不曾高明,我那时许久未曾见二师兄,不曾认出,今时见之,便是记起,那禅师定是二师兄。」
真见笑道:「你这悟空,我本不曾多学变化,自是不多高明。」
悟空整衣端肃,拜礼道:「那时不曾知是二师兄,多有失礼之处,但请二师兄莫要怪罪。」
真见道:「我不曾怪你,只叹你将昔日灵猴面目尽去,留了个妖魔相。」
悟空道:「近来醒悟,不再为恶。」
真见道:「既你不再为恶,早晚有现本来面目时。」
三星仙洞门下三位弟子在房中谈笑,欢欢喜喜,细细数来,三位弟子有数百载不曾相聚,今时相见,交情胜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