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离开幽州关卡。
城墙上尉迟敬德望着他们走去,双眼猩红,愤怒的用拳头捶打城墙:“耻辱!此生之耻!”
“我尉迟敬德,未来必要报之!!”
他说的口水沫子横飞。
假若大唐要再与炎国起战事,心中满腔怒火,定会,驱使他….身先士卒。
….….….….….….
幽州关卡距离炎国,以辛弃疾等人速度,大概要十几天后抵达。
而他们在路上也不敢松懈,离开了大唐边境,许多路就是三不管地带,什么国家的人都有。
此次辛弃疾带来的使节团,共计200人,一百魏武卒,一百自卫军。
本来要全带魏武卒,可自卫军大多出身幽州,他们更懂这片土地,所以便带了过来。
行军路上,辛弃疾分出一百人于一里外警戒四方,只要有情况会立即把消息传回给他,让坐镇中军的他做出合适的判断。
他们人少,主打安全返回炎国为第一任务。
比如敌自东方而来,那么可以往西方撤,其他方向同理。
不到必要时刻,绝不交战!
一路平静安全,亦如来幽州时那般。
然而在第四天时,就有斥候慌里慌张跑回。
“辛先生,大….大事不好!”
“前方,已经有一伙骑兵集结!是高句丽的骑兵,目标明确,直指我军!”
辛弃疾闻言,眼眸微眯。
他正想开口,又有斥候回来。
“辛先生,左边有一伙骑兵朝我们而来,是高句丽的,人数将近一千!”
话音落下。
这下子辛弃疾身旁两位百夫长,一位自卫军百夫长,一位魏武卒百夫长,皆瞪大眼睛。
“怎会如此?高句丽盯上莪们了?”
“我们一路上,都战战兢兢,怎会被盯上。”
他们不解。
然而很快,其他两个方向,也都有斥候传回情报。
他们,被包围了。
是….四面埋伏!
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将近一千高句丽骑兵,总数四千。
而使节团虽然有一百魏武卒,可他们没着重装,与….凡人无异。
四千武装骑兵,对付他们两百便装兵士,足以把他们正面碾碎!
辛弃疾心里也是一沉,他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只是没想到,以为是突厥会搞埋伏,结果却是高句丽。
这是不曾设想的结果。
他不知道高句丽今日为何如此,也不想知道,这不重要。
他只知道,他有把合约送回炎国的使命,也有尽量护住更多士兵的责任。
马车里的长乐公主,此刻则是心中一颤。
她知道,他们只有两百人,如何对付四千骑兵?
而且还是包围局势,会越缩越小,无处可退,无处可逃。
而若是他们被消灭,那炎国….会怎么想?
认为大唐做的?
继续燃起战火?
不无可能。
如此,她的牺牲,成了笑话。
“这该,如何是好….”
辛弃疾等人急,她比他们更急。
她不怕死,只怕自己的死毫无意义,无法给大唐带来半点益处。
她代表着两国的和平,她身上有着太重要的任务,沉甸甸的,这段时间都压的喘不过气来。
“走!”
此刻,辛弃疾压着嗓音道。
他那一双眼眸依旧古井无波,好似眼前发生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长乐公主、魏武卒百夫长、自卫军百夫长等人,也都是心中大定,脸上的神情没有先前那般慌张….
虽说许多自卫军士兵还是有些不安,连身子在微微发着抖,但还是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一行人,来到一处较为隐秘的藏身之地。
“这….”
许多人都不明白这是何意,长乐公主更是皱紧眉头。
此处虽然隐蔽,但毫无战略价值,没法给防守方带来半点好处。
而随着那群高句丽骑兵包围而来,两百多人想要藏起来不被发现,躲过一劫,这压根就不现实!
“沙沙….”
就在长乐公主等好一些人心里疑惑的时候,就看见那一袭白衣的身影,正带着魏武卒百夫长,往外走去。
自卫军百夫长虽然不知道辛弃疾想做什么,但本能的跟了上去。
“护着合约,护着大唐公主,去见殿下。”
嘶哑低沉的声音响起。
自卫军百夫长愣了愣,下意识的停住了脚步,还有些疑惑:“辛先生?”
辛弃疾驻足,转过身来,总是那般忧郁的面容充满肃穆。
“高句丽骑兵,我会和所有魏武卒引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