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成,白龙马有功,分一些,我有些家业,就少分些。」
八戒眉开眼笑,道:「好,好,好!这就去分,我们各寻山头,闲时定要再聚。」
行者道:「正是如此。」
沙僧闻听,将二人扯住,惊道:「大师兄,二师兄,怎说这话,我等蒙受菩萨点化,皈依沙门,决心西去,取得真经,成就正果,路途降魔炼怪,不敢有误,今时怎能言弃。」
行者道:「奈师傅不曾听言,每每不曾听我,只顾动那凡心,我意懒心灰,自说散去。」
八戒犹豫再三,劝道:「哥啊,今分不得行李,是我失言胡说,他日定听你的。」
行者道:「果真?」
八戒道:「果真。」
行者笑道:「也罢,也罢。既二位兄弟齐心,那我等便救一救师傅。你二人将马匹行李收整,我遣山神土地来问,看那妖精是何等来头。」
八戒沙僧得令,前去收整。
行者口中念诀,拘了此地山神土地,但见一夥土神山神遭遣来,这一片高的,那一片矮的,数一数有个六十来人。
众土地山神拜礼道:「我等拜见大圣。本该早来拜会大圣,盖因人数众多,一时不曾聚齐,故晚了些,望请大圣恕罪。」
行者笑道:「不怪,不怪。」
他说着,伸手数着人头。
一个土地战兢兢的道:「大圣,怎说。」
行者道:「数数你们有几个。」
土地道:「大圣,此山唤『六百里钻头号山』,十里一山神,十里一土地,合该有三十山神,三十土地,合计六十。」
行者道:「六十之数正好,正好。此间正闷,你三十山神,伸过孤拐,各打一下,你三十土地,背花露来,各打一下,与老孙散散心。」
众等慌了道:「大圣,饶命。」
行者道:「若要相饶,将此地那捉走我师父的妖精来头,与我分说。」
众等说道:「大圣,那妖精住在山中一条涧边,那涧名唤枯松涧,涧边有座洞府,名为火云洞,那妖精住在洞中,聚一方妖魔,自号『圣婴大王』,神通广大,使的一火法,十分了得。但此妖魔却有情义,不曾作恶,反约束妖魔,多行善事,我等多蒙其恩,与其素有往来。」
行者道:「你等与此妖精相熟,言说妖精为善,怎地将我师傅卷去?」
众等说道:「大圣有所不知,此非那圣婴大王作恶,乃是出自你等作恶也。」
行者有些恼,说道:「老孙自出方寸山,一心西行,取得正果,行得善路,怎个作恶了?」
土地山神众等说道:「非是大圣作恶,乃是天蓬元帅哩。」
行者道:「那呆子如何作恶了?」
众等说道:「早前圣婴大王知大圣等过山,本意放行,但听闻天蓬元帅言说山乃荒山野山,山中妖精无能,恼了圣婴大王,故圣婴大王捉了金蝉长老。」
行者道:「竟是这般,呆子,过来!」
行者将猪八戒与沙悟净喊来,备陈前事。
猪八戒闻听乃是他言说,故使妖精捉得唐僧,嚷嚷道:「这妖精,断无肚量,怎地说两句,要害我等。」
行者扯住猪八戒的蒲扇耳,说道:「修行的,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你这般惹了事情,且随我去方寸山,请我大师兄来教一教你。」
猪八戒一听方寸山就怕,慌了道:「哥啊,再不敢,再不敢。饶我罢。」
行者听其求饶,方是放了,又望土地山神,说道:「那圣婴大王本名叫甚?」
众等答道:「圣婴大王本名乃是牛圣婴,乳名称红孩儿,说来其与大圣有亲哩。」
行者问道:「怎个有亲?」
众等说道:「圣婴大王之父,乃是牛魔王,其与罗刹女所生牛圣婴,有闻大圣与牛魔王乃是兄弟,故是有亲。」
行者闻听,不知怎说,使众等退去。
沙僧上前道:「大师兄,怎地听闻其与你有亲,不喜反忧?」
行者抓耳挠腮,说道:「兄弟们,你们不知,我与牛魔王曾结拜为兄弟,这一般有七个,老孙生得小巧,故称牛魔王为长兄。昔日我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奈不得,正是我那大师兄来降我,那时方知,牛魔王乃为我大师兄座下修行,故大师兄来降我,牛魔王亦来助阵,今闻这圣婴大王乃牛魔王之子,其定与我那大师兄有故,不好多言。」
八戒道:「这般说,那圣婴大王按辈分,称你一声老叔,你与其分说,他岂能不将师父双手交还?」
行者道:「罢,罢,罢。去走一遭,你这呆子随我前往,若见了,就磕头赔罪。」
猪八戒道:「我老猪怎个给他磕头。」
行者道:「你多口舌,若非如此,我们早过此山。」
猪八戒只得应下,道那时见了,说些软的,哄他高兴,放了师父就是。
一众挑起行李,牵着马匹,往枯松涧去。
此间正是『心猿正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