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石匣。石匣之间有个脑袋,正是猴儿的。
但见那猴儿今时怎有往日风光,其尖嘴缩腮,金晴火眼,头上堆苔藓,鬓边多青草,眉间多土,鼻间多泥,狼狈不堪,就得一双眼睛能动,喉舌能开,身体莫能动弹。
此于二神相扰,五人不定的猴王来说,无疑乃艰难之处。然此处不失为修心之地,只得这般,
方能习静归真,教正主有望。
姜缘使黄牛往山脚去,但见有二三少年,不惧猴王,在猴王头上摘一些野草玩,猴王牙咧嘴唬人,却是唬不得少年,正是『初生牛续不怕虎,怎知此乃齐天圣」。
姜缘使黄牛行近,作势要撞,将那几个少年得退去,不敢再戏弄。
猴王见了黄牛牧童,认不得乃大师兄与结义长兄当面,说道:「小娃,谢了。」
牧童』行近,下了黄牛,说道:「你是那来的,怎地被压在山上?」
猴王道:「你这小娃,却不怕老孙。」
牧童笑道:「你被关在山中,我为何惧你?任我将何般作你头中,你奈不得我。你尚未与我说,你怎地长在山下,莫不是山怪?」
猴王道:「你儿子便是山怪!我乃是齐天大圣,盖因我大闹天宫,遭那如来哄骗,压在山下。
牧童道:「你这山怪,真会哄人。我虽年幼,但亦知得,何为真假,你怎说这等话来哄我。」
猴王骂道:「去,去,去!我与你这小儿有何说的。」
牧童不恼,从背后取个桃子来,说道:「我见教长在山里,于心不忍,此桃乃我日间摘的,便给你了。」
说罢。
牧童将桃子放于猴王嘴边,猴王三两口将桃儿吃尽,笑道:「你这小儿,倒是有善心,如此,
我不欺你,天色将黑,速速归去。」
牧童道:「我却无家可归,与此黄牛为伴也。」」
猴王问道:「你年纪轻轻,怎个无家可归?」
牧童道:「山怪你听我讲,自小生来家贫寒,幸得双亲俱健在,日间放牧做为活,三分温饱七分寒,有日父得降横财,将心变去将心离,先休妻儿再罢戚,只顾眼中黄金宝,独自离家独自去,
怎有昔日父面目,只道迷心不自知,前闻离去遭祸难,身死不知骨何存,故我放牧无家归,怎个凄惨能道尽。山怪,我却是无家可归。」
猴王闻说,若有所思,再道:「你既是这般无家可归,不若在此处陪我如何?」
牧童笑道:「你个山怪长在山中,我若陪你,岂不是变山娃?」
说罢。
牧童骑着黄牛转身就走。
猴王沉思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