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姜缘将诸多真言谨记,只觉真言晦涩,但他若是深思,却也能明。
姜缘拜道:「弟子拜谢师父。」
祖师道:「无须言谢,你且将你弟子带来与我一看。」
姜缘闻说,不敢有误,离了静室,将他弟子重阳自藏书室带出,与其分说,遂返静室,带与祖师一观。
祖师见重阳长相非凡,赞叹道:「果是个修行的。」
重阳行得大礼,不敢逾越,拜道:「重阳拜见师祖。」
祖师道:「今唤你来,乃为一见,你是个修行的,但日后好生听从你师教导,莫生骄纵,以成灾殃。」
重阳聆听祖师教导,再三拜谢。
祖师见了重阳,甚是满意,叮嘱姜缘若是他开讲大道时,将重阳一并带来。
姜缘自是领命。
三星仙洞安宁幽静不曾有变,府中祖师,真人,真见,重阳,无一不是喜静之辈,以静修行,养性归真。
……
话表,取经人一众自宝象国一难,再是西行,那猪八戒姗姗来迟,重归挑担,较往前好上许多,不再多胡言乱语。
二三月间,取经人一众又历二难,一难是金角银角以诸般宝贝难悟空,再一难是乌鸡国国主请唐僧相助。
此二难之后,取经一众再是前行,日间行至一大山峻岭,唐僧饱受妖魔所害,见了这等深山,有些心惊,急打马至行者身旁。
唐僧说道:「悟空,前方深山峻岭在,须小心戒备,不使妖魔来侵害我。」
行者道:「师傅,莫忧,莫忧。有老孙在,定保你西行无有妖魔敢犯,只道你莫要多言,莫要多心,只管走路,无有妖魔敢在老孙面前害你。」
却是行者方寸山中修习,本事有所长进,自有能耐保全唐僧。
唐僧道:「甚好,甚好。」
八戒上前说道:「师父,莫要忧心,有猴哥在,不会有妖精上前来害。再说,这荒山野岭的地儿,什麽妖精住此处?若是妖精住在这儿,也定是个无能妖精,不然那麽多好山场不去,独开住在荒山野山。」
行者道:「休要胡说,你这呆子,见了花果山,方寸山那等名山仙山,自是看不上这等大山,此山已算作良山矣。」
八戒嚷嚷道:「哥啊,你说个甚良山,既你这般说,不若这般,我替你打下这荒山野山,那时散夥分行李了,我拿这荒山野山,与你换那花果山。」
悟空笑道:「你怎不说换方寸山?」
八戒颤了颤,道:「那山不是个好去处,换不得,换不得。」
悟空道:「怎不是个好去处了?那是仙山,久有灵气,神圣入内皆朝拜。」
八戒道:「不换,不换。绝不再去那山中。」
悟空掩嘴偷笑,往前走去,
……
却说此大山峻岭之中,有一团火光正在远处,远远遥望取经人一众。
此火光之中有一小童在此,正是牛魔王之子牛圣婴,乳名称是红孩儿也。
红孩儿自离了三星仙洞,回到翠云山中,与父母享乐许久,后牛魔王知得真人意使红孩儿去历练一二,故传了不少武艺,本事交于红孩儿,再放红孩儿而去。
红孩儿曾在山间纳灵许久,元神灵足,一朝得本事,一日千里,少许时间,竟有了本事傍身,更是得了火候之传,虽不曾炼成神通三昧真火,但却阴差阳错,炼了个另类的火候本事来。
靠着此火候利害,红孩儿难逢敌手,行走多处,后在此山中落座洞府,聚一方妖魔,号『圣婴大王』,又立洞府『火云洞』,威风赫赫。
然则红孩儿终不敢忘真人言说,元神有守,不使二神侵害,不曾作恶,反是多约束妖魔,以行正道。
此日间红孩儿驾火光,在试弄神通本事,他忽见得取经人一众上山,他望那马上的白面胖和尚,心中暗道:「早前有人言说,这东土大唐来的和尚,乃是金蝉长老转生,行善十世,吃他一块肉,能长生不老。我早得上老爷指点,绝不敢吃人,这取经人一众,却与我无关,不若将路放开,让他们过去就是。」
红孩儿本教离去,吩咐山中大小妖精,将路放开,不得惊扰取经人一众,若有闲粮,送与一二,助其功成。
盖因红孩儿常闻真人讲说『闻道者,同作一人』,他知取经人乃去西天取经,亦是个闻道的,能助一二,他自当助之。
红孩儿正是要离去,忽闻猪八戒言说,心中大恼,他此山中,怎就是荒山野山了,这般辱骂他住处。
红孩儿骂道:「我何时曾罪此猪精?我虽有些威风,但多在山中,不曾作恶,尊奉上老爷令,此取经人却教骂我住处,无礼,无礼。断不耐他,非使其吃些苦头,再过山中。」
正是『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八戒言语生了诸般事情。
红孩儿有心使其吃些苦头,驾火光要近其身中。
但见那山道上,孙行者神通广大,即知有妖气近了,掣出金箍棒,叫道:「兄弟们,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