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菩萨道:「真人且去,悟空腾云极妙,若不快些赶上,恐其走远。」
姜缘道声『安心』,他履鞋下聚祥云来,使个『庆云法』,一起二十四万里,追赶悟空去。
真人腾云法,怎是猴头能较,腾云间但见那悟空翻着跟头,他却不理,往其前路去。
行至一山头,他摇身一变,成一老叟,朝地上吹口仙气,一草庐拔地而起,
桌前摆多粒桃子,个个晶莹剔透,圆润多汁。
他朝桌前一坐,安心等候,他料那猴儿馋口舌之欲,见此桃儿,定使木母作祟,驻足不前,只道满口舌之欲,方是往前。
果不其然,不消多时,那猴儿一个跟斗落到山头,伸手就要拿那桃子,足口舌之欲。
啪!
一把戒尺打在猴儿手背。
老叟骂道:「那来的贼,怎个窃我桃儿,你可是做掏摸勾当的?」
猴儿手背一缩,抓耳挠腮,说道:「非也,非也!老兄,我非是个做掏摸的,乃是个将归家的游子,路过此处,口乾舌燥,吃你一二桃儿,解解馋。」
老叟道:「我见你个毛脸雷公嘴的,就像是个做掏摸买卖的,你莫走,与我见官去,你定是个惯家熟套哩。」
老叟上前拉扯猴儿。
猴儿陪笑道:「老兄莫怪,真乃我口乾舌燥,不知此是你家,这般,我归家取些金银与你赔罪就是,你莫扯我。」
老叟道:「见你心诚,也罢。饶你就是,既你是个归家的游子,桃儿给你,
吃完就走。』
猴儿闻说大喜,再三拜谢,将桃儿接过,只听咽卓之声,一桃儿教猴头三两下吃尽。
悟空吃完就要拜别,往花果山去,忽见老叟坐旁哀叹。
悟空问道:「老兄,你怎个这般?可有官贵扰你,你状告无门?若是有这等,与我分说,我却有些本事,承你一桃儿恩惠,我一棒替你了帐。」
老叟道:「我乃叹我弟也。我弟行商多年,一心做那家财万贯者,怎奈眼高手低,做一行三四月便弃之如履,再换一行,如此反覆数十载,不得而成,岂不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闻修行的先生说,行商一如修行,若不心坚,好高鹜远,三言两语便放弃,终不得修行功成,做何事皆须心不乱,气不散,言语激不得其心,灾难动不得其身,方可功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