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跌落坑坎之中,三者惊惧,不知所措。
忽有妖风滚滚,但见风中拥出五六十个妖邪,有个魔王做首,呼道『拿将来,拿将来』。
妖邪将那唐僧连同从者捉起,这法师战战兢兢,抬头一看,嘘得魂飞魄散,
那二从者骨软筋麻,只因此魔王生的凶神恶煞,血盆大口,吼声如雷,教人生怯。
那魔王道:「今时捉人,合该作我暖寿。」
魔王呼啸不久,又有二妖闻着人味近前来,竟是商议吃人。
听得唐僧六神无主,将身中裂裟紧贴。
那魔王招呼二妖前来,见了唐僧与二从者,说道:「此人本性元明,身有袈裟,伤不得。不若我等分食那二人去罢。」
二妖俱是应答,遂与魔王,五六十妖邪分食二从者,但见那二从者被剖腹宛心,剁碎其尸,首级与心肝与二妖,四肢遭魔王吃食,其馀骨肉被妖邪分邪,林中国卓声,将唐僧险些唬死。
正是唐僧西行之心不改,袈裟护身,元神有灵,否则此处便丧命去。
此正应修行,元神孤苦无依,必遭难也,掌权不得,早晚为害。须是心猿持金公相护,木母守戒,意马作乘,黄婆调和,方行大道。
唐僧这般惶恐,不知多时去,只闻耳边尽是咽悼声,不觉东方发白,妖邪等见唐僧初心不改,不得分食,暗叹散去。
唐僧昏沉沉,分不清路来,不知往何处往,心有惶恐,暗道:「西行路如此之难,我怎地西行?二从者教妖邪分食,我侥幸得了一命,若是西行,我定遭害,不若退去?」
唐僧念及此处,正是欲退,可又念及唐王恩德,此未曾取得真经,怎能退去。
唐僧万念而过,终是西行心定,袈裟相护。
正是心定间,忽见有一老叟来,此老叟乃是太白金星所化,得菩萨请,特下界来,为其指路。
老叟上前将唐僧身中绳索去掉,唐僧见了老叟,如是故乡见亲人,满眼堕泪,将诸般事情与老叟说了。
老叟笑道:「你且安心。此处尽是山精树鬼,怪兽苍狼,你袈裟相护,本性不失,故害不得你。」
唐僧道:「此般种种,我一人如何西行,恐为所害。」
老叟指定前路一处,说道:「你且尽心行至此路,那儿有个神通广大的猴儿在,那与你有缘法,合该为你徒弟,护你西行,你将其收为徒弟,你西行路自此无忧矣。」
唐僧朝那处张望,转身正要言谢,忽见那老叟跳至云间,化作神仙,只留一字帖,消失不见。
如此方教唐僧知得,那老叟乃是太白金星。
正是『元神终知心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