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去看,一群进修医生也跟着过去。 </br></br> 男性病人,三十六岁,体型较为肥胖,腰痛伴左侧大腿外侧出现麻木烧灼感两年,久站久坐症状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腰椎正侧位显示腰4/5,腰5/骶1椎间隙略微狭窄,MRI提示要腰4/5椎间盘突出,上下终板炎。 </br></br> 在外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做了微创手术---椎间孔镜下腰4/5椎间盘摘除,术后症状没有缓解,托熟人转到三博医院脊柱外科,做了后路腰4/5椎间盘摘除+椎间隙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 </br></br> 病人被平车推到病房,脊柱外科的医生正在和综合骨科的李国栋交班。 </br></br> 病人侧卧位,蜷缩着身子,胳膊上还纹着不知道是什么怪兽。 </br></br> 这年头打黑除恶,这胖子居然还敢纹龙纹虎,也是胆肥,现在这些纹身的,是重点关注对象。 </br></br> 这个病人,存在潜在纠纷,秦主任感觉棘手,只好求助综合骨科,杨平去了美国,就请宋子墨会诊,宋子墨一看,收综合骨科。 </br></br> 脊柱外科,是骨科里纠纷最多的。 </br></br> 杨平在南桥医院下乡的时候,严老师的病例就是经典纠纷案例。 </br></br> 腰痛病人,不说别的,就腰椎间盘突出症,看似简单,脊柱外科常见病例,其实十分复杂。 </br></br> 这个病人已经在其它医院闹过一次,现在做第二次手术,效果还是不行,他断定秦主任做错部位了,因为做完手术一点效果都没有。 </br></br> 这秦主任也是老实人,真心想替病人解决问题,而且病人是熟人介绍来的。 </br></br> 一般这种需要再次手术的,有潜在纠纷的,很多医生不敢接活,没必要往自己身上扣屎盆子。 </br></br> 病人来的时候,秦主任也是犹豫过,但是熟人介绍,病人再三哀求,秦主任一时心软,接下来,仔细分析,觉得这个病人是腰4/5椎间盘突出,伴严重的同节段的上下终板炎,微创手术没办法处理,要开放手术,摘除椎间盘,刮除上下终板,才能彻底治疗。 </br></br> 可是这个信心满满的手术,做完之后,症状没有任何缓解,病人前几天还认为是术后不久,没在意,特意送了一面做好的锦旗过来,可是过了几天,这疼痛没有任何缓解,立刻翻脸,在病房闹起来。 </br></br> “我是腰椎间盘突出,这个庸医,肯定开错地方了,突出的椎间盘没有切除,把好的椎间盘切掉?我向别人打听过,还上网查过,就是这样的,做错部位了,医疗事故!”病人态度很恶劣,对自己的判断没有疑问,质疑医生做错部位。 </br></br> 很多病人来门诊看病也是这样:“我是腰椎间盘突出。” </br></br> 没错,影像报告上写着腰椎间盘突出,无论医生还是病人,都深信不疑。 </br></br> 可是腰痛不一定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不一定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br></br> 这里面的逻辑关系不弄清楚,就没法把腰痛病人理顺。 </br></br> 腰痛几乎是门诊排在首位的疾病,人一生中出现腰痛的比例是百分之八十,在任何时候,有百分之十八的人正在经历腰痛。 </br></br> 也就是此时此刻,一百个人里面,有十八个人正在腰痛,这个比例相当大。 </br></br> 引起腰痛的原因非常复杂,腰椎间突出只是一个影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却是一个临床诊断,两者差了一个字,明显意义不一样。 </br></br> 不是碰到腰痛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br></br> 也不要看到CT或者MRI报告上写着腰椎间盘突出,就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br></br> 远没有这么简单,也远没有这么懊恼。 </br></br> “能躺下吗?我给你检查检查!” </br></br> 病人回头斜瞄一眼,本来想骂人,但是看到杨平的眼神,以及周围围着的一群白大褂,一种叫做气场的东西镇住了他。 </br></br> “你---是---杨博士?把麻花人拉直的杨博士?”病人顿时变了一个人,刚才还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社会大哥气势,现在竟然怯生生地问。 </br></br> “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杨博士,你要配合他检查,你已经做了两次手术没有解决问题,已经不是普通问题,我们叫做疑难杂症,要是相信我们,相信杨博士,想自己的病好,就听话配合,要是不相信我们,你给句话,我们马上推你回脊柱外科,你继续闹。”宋子墨跟他已经打过交道。 </br></br> 病人吃力地翻身躺好:“杨博士!我信你,外面都说你很神,消防员胳膊断几截,可以接上;足球运动员废了,你给整好,送上球场;人卷得跟麻花一样,全国医生不敢开刀,你给开刀拉直了!” </br></br> “你痛还是不痛?”宋子墨催他躺好。 </br></br> “痛!怎么不痛!痛得打滚!” </br></br> 病人立刻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