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br></br> 在军政大学的日子,过得是非常快的。</br></br> 几个月,很快就过去了。</br></br> 七七年九月,國家决定恢复高考。</br></br> 小萍在项南的建议之下,向总政歌舞团申请转业,准备参加高考。</br></br> 其实,小萍现在在总政的日子很好过</br></br> 凭借《驼铃》、《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歌曲,她现在是有名的小才女。</br></br> 再加上项南那本笔记本,保证她可以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br></br> 不过项南还是觉得,她应该去上大学的。</br></br> 一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小萍靠着他的支持,固然能潇洒过一生,但如果是她自己有才华,自己创作,感觉会更好,心里也会更踏实。</br></br> 二来,增广见闻和知识储备,这样跟他也能有更多共同话题。不然的话,天天都是聊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这样的话题,而无法进行心灵深处的沟通,那感情很快就会退化的。</br></br> 小萍对项南的话,自然是言听计从。</br></br> 何况,沈博文也支持小萍去大学深造。</br></br> 她现在的工作固然好,但是靠一时的才华,支持不了多久。时间一长,灵感耗尽,她就可能失去创作的能力。</br></br> 就像方仲永一样,本来很有才华的。但是他父亲却不注重培养,只是让他四处去展示才艺。结果他的才华很快用光,迅速的泯然众人矣。</br></br> 而上大学就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厚积而薄发,以后的创作之路可以走得更顺畅。</br></br> 因此,她从善如流,便向总政歌舞团提出转业申请。</br></br> ……</br></br> 只不过,总政的领导却不愿意批准。</br></br> 何小萍虽然年轻,但却才华横溢。参与创作的多首歌曲,都成为传唱不休的经典之作。像这样的人才,他们怎么愿意放过。</br></br> “何小萍同志,你再认真考虑一下。你去读大学,也是为了个好前程。而我们总政,已经是全国最好的演出团体之一。</br></br> 你大学毕业之后,都未必能进到这里的。你又何必一定要去读大学呢,就留在团里不好么?”邓文武亲自劝道。</br></br> “邓团长,我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我的创作,不过是靠一点小聪明而已,撑不了多久的。我需要学习,需要积累,这样才能延长我的创作生命。”小萍解释道,“您就算勉强留下我,等过两年,我写不出东西的时候,不还是要转业的嘛。”</br></br> “嗯。”邓文武点了点头,承认小萍说得有道理。</br></br> 她虽然有才华,但毕竟学历在那摆着。初中毕业,又能积累多少才华。一旦耗尽,的确就没用了。</br></br> 就像王安石写得《伤仲永》一样,因为失去才华,泯然众人。如此一来,他可就作孽了。</br></br> 可是让小萍转业,他也实在舍不得。</br></br> “小萍,你先别急着转业。我告诉你一个消息吧,据我所知,上级首长计划重开解放军艺术学院。</br></br> 你先耐心等一段时间,等军艺一开,我保证团里优先推荐你入学。你觉得意下如何?”邓文武劝道。</br></br> 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前身,是一九三四年,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的高尔基戏剧学校。一九三八年,在延安又创立了鲁迅艺术学院。</br></br> 两所学校,为部队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既丰富了部队的文娱生活,也强化了我党的舆论宣传。</br></br> 一九六零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正式成立。但一九六九年,学校停办,实在可惜,害得部队失去一条培养艺术人才的渠道。</br></br> 因此最近,上级又在考虑重开解放军艺术学院。</br></br> 小萍一听,难以决断,因此回去与项南商量。</br></br> 项南听后,自然是建议她读军艺。</br></br> 一来,她就读军艺,是由团里推荐保送,入学的把握会更大。相比起来,她自己去考试,万一发挥失常,就得不偿失了。</br></br> 二来,项南来前查过资料,知道军艺是七八年重开,也即是明年就能入学。到时候,如果团里食言而肥,那小萍再转业也不迟。</br></br> 反正她今年也才十九岁,还很年轻。而第一批上大学的人中,很多都已经是三四十岁了。所以小萍等一年,岁数也不算大。</br></br> 听了项南的建议,小萍也就同意了。</br></br> ……</br></br> 之后几个月,小萍还按照项南的建议,先后又拿出了《我爱你,中國》、《绒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歌声与微笑》、《蜗牛和黄鹂鸟》等多首歌曲,来帮自己累积功劳,争取入学的机会。</br></br> 因为在项南看来,一旦军艺重开,想要就读的人势必把门槛都挤破了。</br></br> 小萍虽然有名气,有才华,但未必争得过那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