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学在苏伊士视察了当地的运河工程,不过这地方也就是一个超级大的工地,所以也没啥特殊好看的,罗志学只是乘坐火车简单的看了沿途的运河工地,还顺路去了一趟运河最北端的港口:苏北港。
这名字就是说,这地方是苏伊士运河的北端港口。
这地方原本只是一个小沿海小村,苏伊士地区被割让给大楚帝国后,这地方也因为是附近地区比较时候建设为港口的地方,同时也是拟定运河通往地中海的出口。
因此楚国人在这里大兴土木,建设了一座可以停泊万吨的船只的大型港口。
同时整座港口还通过和运河南端的苏南港连接,实现了运河区的铁路运输。
也就是说,哪怕是现在的苏伊士运河还没有修建完成,但实际上通过这条苏伊士铁路,往来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人员以及货物,依旧可以通过这条铁路进行中转,以缩短往来时间。
毕竟就算是算上货物装卸时间以及铁路运输时间,但是几天时间也就够了……如果是紧急运输的话,甚至一天之内就能够完成转运,人员或轻量货物就在苏北港上船继续前往地中海沿岸各地,乃至楚国人在欧洲地区的大本营加的斯。
但是如果你要绕过非洲的话,那么花费的时间就会好多天。
当然了,这种通过铁路转运的方式,只适用于对时间要求比较高的人员以及轻量货物,毕竟整体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大宗货物还是用船只运输,绕过好望角往来欧洲和亚洲。
而人员的话,则是看情况,如果时间要求比较紧迫,那么就走苏伊士坐火车中转……如果对时间要求没那么紧迫,又或者是不想要搞那么麻烦,又或者是想要继续享受万吨大型客轮的舒适性,那么就还是会选择坐船绕过好望角往来欧洲和亚洲。
而实际里,大部分旅客都是选择一路坐船往返,而不是中间折腾好几次,还要在地中海里换乘一些中小客轮。
这是因为大部分跨洋客轮,航速都比较快,日常航行里十五节以上的巡航是常态,如果是先进的豪华客轮,那么基本都能做到十八节甚至二十节的巡航速度。
这个速度,说的可不是军舰的那种最大航速……指的是客轮日常航行里的平均巡航速度……人家一路都跑这么快的。
而军舰,日常时候其实也就十节八节的速度巡航,以节省燃煤同时避免长时间大功率运转影响蒸汽机的寿命。
但是那些远洋客轮们,他们的动力系统往往要比同时代的军舰更庞大,甚至更先进……第一台大型舰载三胀四缸可不是军舰先用,而是在那些万吨豪华远洋客轮上使用的。
那玩意刚搞出来的时候,价格可贵了,海军可舍不得用这么样的玩意。
同时远洋豪华客轮也更舍得堆砌机组……军舰可能就只有十个八个锅炉,他们就会塞进去十五个甚至二十个同级别的锅炉。
这是因为海军的战舰需要大量的吨位以及空间用于火力系统以及防护系统……那些火炮可不是简单的一根炮管,大口径主炮的背后是一整套非常庞大的系统,人们日常所看到的炮塔和炮管,那只是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在简体内部还有庞大的供弹系统,弹药储备系统。
而防护就跟更不用说了,楚军在新一代的军舰里奉行的全面防护思路,宁愿装甲薄一些但是也要全面覆盖,但是就算薄一些,全面防护下的装甲重量也是非常庞大的。
再加上海军还需要考虑作战时候里的长时间续航作战能力,需要大量的空间来堆积煤炭以及弹药以及食物淡水等物资。
所以军舰上的每一寸空间,每一顿的吨位都是非常宝贵的,能够留给动力系统的重量和空间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随便堆积动力系统!
……当然,动力系统也太贵,堆积太多的动力系统所导致的造舰成本上涨,这对海军来说也很难接受。
而对于民用的远洋客轮而言,就不需要考虑那么多的东西了……装甲这东西根本不需要,火力的话,的确也是有,不过一般只安装零星少数的五十毫米口径或四十毫米口径的民用型号舰载速射炮用以自卫,根本不需要什么庞大的装填结构。
如此就能够腾出来大量的空间用于动力系统!
如此也导致了,当代的大楚帝国里,远洋豪华客轮的动力系统,一般都能吊打军舰的动力系统……航速上也同样如此。
随便一艘最近几年建造服役的新式远洋豪华客轮,基本都能以平均十八节的航速进行跨洋航行。
一艘军舰和一艘远洋客轮比跨洋航行的话,远洋客轮都已经到了目的地了,这军舰估计一半路都还没有走完!
如此情况下,其实对于旅客而言,哪怕是绕过好望角,但是也不会比在苏伊士铁路里中转多太多时间,这样一来,旅客们自然也就更倾向于一路坐船往来欧洲和亚洲,不会轻易在中途下船,然后自己再去购买火车票,中间还要找船前往目的地……这样折腾下来,说不准耽搁的时间还更多,耗费的金钱也更多。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