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预定计划,第二十师里的四个步兵团,直接撤销了一个步兵团的番号,所属兵员里,火枪手被调往其他三个团。</br></br> 而针对改革后,因为新式甲等师里没有了长矛手这个兵种,出现大批等待安置的长矛手,罗志学也是亲自做出了妥善安排。</br></br> 遵循自愿加考核原则,愿意继续从军并且考核通过的,继续留在原部队作为火枪手或者辎重兵,炮兵甚至骑兵等兵种。</br></br> 愿意继续从军,但是没能通过换兵种考核的,则是就地转为各乙等师继续从军,毕竟如今的乙等师还是装备火绳枪为主,需要搭配大量的长矛手,后续过几年轮到这些乙等师也整编换装的时候,这些士兵的服役年限也有好几年了,也可以按照常规的提议陆续退役安置了。</br></br> 对于一些服役年限比较久的,如果不愿意继续从军了,那么就会安排退役转移,基本都是安排到各地方里当基层文职科员或巡警或税警。</br></br> 同时也可以安排进入工业部所属的工厂里进行技术培训,然后当个技术工人、低级管理人员什么的。</br></br> 因为楚军内部是有扫盲班存在的,虽然这些退役士兵认识的字也不多,但是常用字基本都会认得,基本的算术也会。</br></br> 而这些认得基本常用字,会用算术,其中少数还具备了读写能力的士兵,在楚军内部可能就是一个大头兵,但是放在外头,那可是少有的识字人群了。</br></br> 毕竟目前大楚帝国治下,文盲率非常的高的。</br></br> 通常来说,认得两三百个字的人估计也就百分之十几。</br></br> 在认得几百个字的基础上,还会简单算术能记账的人,撑死了百分之十。</br></br> 然而能够看懂通俗小说,比如说三国,还能写一封家书的人,嗯,也就是具备基本读写能力的人,能有百分之三都够呛……</br></br> 至于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也就是能看得懂四书五经,还能来一篇正式文章的人,百分之一都不到。ωωw.cascoo.net</br></br> 文盲率太高,读书人太少,也是之前大楚帝国招揽官员的时候,但凡具备读写能力的人来应募基本都不会拒绝的原因……</br></br> 同时也是大楚帝国在军方开展扫盲班的原因之一。</br></br> 单纯打仗的话,其实普通士兵不认得字也没关系,但是大楚帝国为什么还要求各军官要对麾下士兵展开扫盲教育呢,就是为了培养足够多的基层读写人才。</br></br> 这些经过了扫盲教育的人,再不济他也比纯文盲好,其中一些比较努力,脑袋也灵活的人都还会具备读写能力,到时候转移到地方,当个科员什么的一点问题都没有。</br></br> 随着整编的持续进行,一批具备基本读写能力的士兵将会充实大楚帝国的基层。</br></br>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士兵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接受转业安排,那么就会直接给予一批退役金。</br></br> 反正诸多选项都有,遵循自愿愿意灵活安排。</br></br> 但是只要是退役,不管接受转业安排还是选择领取退役金,只要是在承顺五年之</br></br> 。前投军的。</br></br> 都能按照服役年限,功劳大小免费获得一份归属个人所有的田地。</br></br> 功勋田这玩意,只要是在承顺五年之前从军,甭管士兵还是将领都会有,而且数量不少,哪怕士兵战死了,都会授予直系亲属。</br></br> 参军免费授田,这句话罗志学可不是空口说瞎话,而是喊出来了就会践行的承诺。</br></br> 当然了,只局限于承顺五年之前参军的军人。</br></br> 至于承顺五年后,大楚帝国可没有喊出参军免费授田的口号了,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个政策,不过良好的从军待遇以及后续的转业安排,甚至其中的扫盲班,都对农家子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因此大楚帝国的募兵点,从来都不缺青壮应募。</br></br> 罗志学对于这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将士们,还是比较优待的,不会说部队改制后或者一统天下了,就把士兵们直接给扫地出门。</br></br> 那样既不厚道,而且隐患也特别大,更伤士气军心。</br></br> 因此,罗志学是制定了不少的安置方桉,尽可能安排好这些退役士兵。</br></br> 不过……如今统一战争还在进行当中,因此大规模的退役也是不不可能的,只有部分接受了整编的部队才会小规模的进行退役安排,同时补充经过完整三个月训练的新兵。</br></br> 结合整编换装计划,罗志学在承顺五年十月份,正式批准了军方的士兵服役方桉。</br></br> 普通士兵服役四年后退出现役,这个时间是稍微长一点的,但这是考虑到新兵训练周期就有三个月,同时新招收的士兵往往体能不咋地,需要在新兵训练期间补充大量的营养。</br></br> 也就是说,楚军要把一个新兵变成合格的士兵,成本还是比较高的。</br></br> 只服役两三年的话,